关于得月楼
关于得月楼

关于我们

得月楼名师荟萃,技术力量雄厚,传承苏帮菜点,特别擅长制作明代流传下来的船菜船点、吴中第一宴。

图片名称

纯白色系时尚小清新

发布时间:

2016-04-30 00:00

“南巡下江南”,似乎是中国古代帝王体恤民情的所到之处。例乾隆皇帝,更是创造了南巡的记录。

乾隆皇帝认为,自己一生中干了两件大事:一件是率军西征,平定西北;另一件是六次巡视江南,而每一 “巡” 的必去之地,苏州必是其一。

小月就很奇怪,大苏城到底有啥特异功能,使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如此一心记挂。追溯历史,原来乾隆皇帝心心念念的是咱大苏的美食。

乾隆一顿也离不开的苏州御厨

翻看《乾隆四十八年正月膳底档》,会发现有一个名字出现的频率尤其高,这就是张东官。在这每日膳单中,他不仅享受“挂头牌”标出名字的待遇,而且往往“打头菜”署名都是他,其中还有多次下旨指明张东官添菜的记录。在正月十一到二十八这短短的时间里,张东官名字出现了27次,皇帝算得上是顿顿饭离不开张东官。

张东官原是苏州织造普福家里的一名厨役,尤擅官府菜。正是在这一年,档案显示张东官到了北京,皇帝安排他在长芦盐政西宁家里住。此后张东官跟随乾隆皇帝做膳19年,膳底档中洋洋洒洒出现他名字的次数无法计算,甚至皇帝走哪儿都要带着他,就为了吃到他做的苏州菜。

乾隆对张东官所做苏州菜的痴迷,几乎到了难以理喻的程度。张东官入京时年过半百,后来腿脚有疾,常常下不了床,曾有一次张东官让其徒弟给皇帝做一道肉,但皇帝一口尝出:不对,这不是张东官做的,让他亲自做!但人都是要老的啊,张东官已经年老体衰,做不动了,皇帝也就没办法了。

乾隆四十九年,皇帝第六次南巡,特赏张东官骑马随行,便是官员都未必有此待遇,对一厨役而言,这是何等的荣耀!行至灵岩山,乾隆让和珅、福隆安向苏乾隆依依不舍放走张东官,但紧接着传旨“再着苏州织造四德另选精壮苏州厨役一、二名,给膳房做膳。”在这19年间,张东官,这个苏州厨师牢牢抓住了乾隆皇帝的胃。

苏州菜在宫中究竟有多风光?

苏州菜有古老的吴文化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,在精巧上大做文章。讲究色、香、味、形的整体效果,融观赏性与食用性于一体,注重时令,崇尚新鲜的苏式菜肴、蜜饯、糕点协调搭配,还在制作工艺上借鉴绘画、书法、雕塑等技法,这些特质都是十分符合皇家风格的。

苏州织造传谕旨:“膳房做膳苏州厨役张东官因他年迈,腰腿疼痛,不能随往应艺矣。万岁爷驾幸到苏州之日,就让张东官家去,不用随往杭州。回銮之日,亦不必叫张东官随往京去。”

乾隆六次南巡,在苏州停留时间最长,除了流连于美景和工艺,是因为对苏州菜十分钟情。乾隆时带回不少苏州厨子,张东官就是很典型的例子。因为乾隆的关系,苏州御厨在宫里越来越多。你看乾隆圆明园的膳底档,大多都是苏州菜。苏州菜渐渐在宫廷里流传了下来,并且因为皇帝的喜爱,整个宫廷都开始“苏化”,最后反客为主,引领宫廷饮食风尚。

 

 

要吃正宗的苏帮菜就来——得月楼,小月大力力荐,相信你在这里会有帝王般的享受,因为我们只做苏州原汁原味、正宗的苏帮菜。不要来了就回不去咯,道理你懂得~

高高在上的帝王唯独对苏州的美食情有独钟也是有原因的——苏帮菜名不虚传。恰逢五一假期,要不来场说来就来的美食诱惑。带上三两好基友,良辰美景,友谊的小船妥妥哒!

再告诉小伙伴们一个好消息:五一小长假期间,得月楼三家门店(观前店、李公堤店、木渎店)在照常营业的基础上,更延长营业时间。各门店无特殊原因下午均取消午休,营业时间是10:30-21:00,但具体营业时间以各门店前台回复为准。小月努力在小长假期间做到不间断的为小伙伴们提供美食。再简单点说就是,随时都可以来得月楼三家门店就餐,不要问小月为什么,就是这么任性~

(部分内容摘自网络)